夜半乱绪_1
Enddleo

今天一到晚上,我的思绪就乱了起来,于是开始写这篇文章,想到哪写到哪,估计又是非常发散的。

在今天我家有件事,不知道普通话中要怎么说,总之就是我爷爷的妈妈九十大寿。洗澡的时候随便一算,我居然还没有她四分之一大。这么看我如果能和她差不多,即便少一点,那也还有十分多的岁月来消磨。

但是我的认识是,我不一定能活那么久,要是用乔布斯的寿命来参考(毕竟他因为觉得自己活不久,于是把每天当作最后一天来过的),那么除去他最后靠钱多活的几年,我的人生也许也会在30多岁结束。这样的话,从好的角度看剩下的就都是人生的顶峰,从坏的方面看就是剩下的时间还不如已经过完的多。

小时候过生日,即便不是开心也总是积极的感觉。到了现在,每次不管是自己过还是看家里长辈过,都总有一种悲伤的感觉。生日不能说过一次就少一次,但依然是每过一次之后,下一次的概率就低了一点。

之前看到一句话:“当一个人意识到生命只有一次时,他的人生才刚刚开始。”对此,我的评价是,这句话稍微取巧了一点,要是我来说就该是:当一个人意识到生命只有一次时,他的人生就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。

我时常思考人生,尤其是夜晚,然后在qq空间分享这种抑郁,觉得目前人生没有价值。不过,我所认为的人生目标是“观察世界,体验世界,有机会就稍微改变世界”,而价值这种东西并不是完全附属在我的人生目标之中。

回到刚才那句话,这句话很好的让两方人都满意——一方是觉得人生要有意义;另一方认为人生本来就是意义。不管是想要随随便便混完一生的人,还是想要搞出点什么价值的人,都能很好的符合这句话。当然仅仅是不与这句话冲突,写下这一段可能只是给某个人看的。

意识到“人生只有一次”后,我们才能真正考虑生活应该怎么过。是把每天当作最后一天来充实地过,或是继续混日子,又或是从楼上跳下去来直接结束这“一次的人生”。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选择,而我也只是想看透我的想法。

那么对于我,应该怎么过?我确实是想混着过,说好听点就是观察世界,体验世界。但是我又总是加上后半句:有机会就改变世界。所以我的内心应该是偏向创造价值的。当然这价值是对什么主体来说的我也不想弄清楚。以前看了乔布斯传,发现创业能改变世界(当然现在也有个很好的例子——马斯克),现在学了物理,了解到了许多改变世界的物理学家。我确实想过能否成为这类人,但是看看现实感觉还是把他们当作榜样比较好。此处插入一个视频推荐,没记错的话应该是苹果上个世纪的广告,名字应该叫“think different”。

Think different (1997)

想到这我就企图回头缕清我从当年自信到现在不自信的原因,真的是我更了解自己了吗?但是从回忆中的各种节点上得出的结论并不是如此。用我喜欢的方式说就是,硬件完全够用,只是驱动、软件跟不上,长期的跟不上甚至让硬件有些退化了。突然就想到那句:“人的潜力是无限的。”应该大部分人都还没充分地正确地使用自身硬件吧。

带着目的去回忆里找答案挺累人的,就像我的破电脑一样,一做点工作,如检索,就风扇狂转。所以现在每次想多了东西,就想放松。之前主要是刷视频和睡觉,但是在意识到刷视频的问题后,我就尽量避免了做这个。而睡觉是一种广泛的高效的放松方式。不过以前我仅仅是周末补觉的时候睡多点,或者心烦意乱的时候躺着,现在却变的更多依赖于睡觉了,颇有一种逃避的意味。所谓“人生乱套我睡觉”,都怪室友天天散布这种消极言论 。它具体表现在,我可以在一觉醒来想不到有什么deadline的时候继续睡觉消磨时间,一天十几个小时的睡眠对于现在的我轻轻松松,我甚至都怀疑自己是不是从海拔0米到了海拔仅500米处缺氧了,或者由于盆地地形醉氧了?

思绪跑到另一个问题上,有人能够纯观察世界体验世界而不自发地影响世界的吗?抽象的模型就是一个人只有输入而没有输出。连我这种与人交流比较少的人都会通过像写blog、写qq动态、分享图片的方式对外输出。如果真的有这类“黑体”属性的人,很难不认为他们会憋出心理问题。

文字确实有助于思维过程,就是如果没有草稿,写着写着就没有思路了。但好在从前往后看一下已经写的就能拾起一部分思路(这也是我应试阶段语文作文字数编不够所采用的方法),而现在的我长期不动脑子地生活,以至于对前文有些懒得去读了。这就是我前面说的“硬件退化”,在这里就是指惰性的增强。

艰难克服惰性,把前面狗屁不通的文字看了一遍,发现思路并没有回来。那就先小睡一会,让思路的子弹多飞一会。


以前我有一个发现:人在完全休息好的情况下并不能比休息一点时发挥更好的性能,所以人不用追求完全的休息,同时“完全”这个概念是向右保险的,因此想完全的休息也更容易休息过头。

根据刚才说的我目前的睡眠情况,我的生活改进方案是少睡一点。具体内容:首先是尽量避免熬夜,现在除外。熬夜有自发性,对于现在的我不能做到晚睡早起,因此后果是与地理位置产生时差,使一天中效率可用的时间缩短。然后是暂时地放弃午睡这个补觉措施,以前的我即便学业压力很大,依然可以不睡午觉。同时午觉时,我很难做到控制时长,经常睡多了,之后晚上睡不着,被动地熬夜。最后,睡前避免刺激大脑,手机为关键点。

不管最终的人生是短还是长,我依然得先走好脚下的路。选择一种适合的生活节奏,配齐一些趁手的工具,掌握那些基础且广泛应用的方法。

最后提一点:不要应付应付带来的损失是随着时间慢慢显现的。

2023.12.2-12.3的半夜(北京时间)

image